杜甫年谱(杜甫年谱简编)

# 杜甫年谱## 简介 杜甫(712年-770年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与李白并称“李杜”。他的诗风沉郁顿挫,忧国忧民,深刻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朝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疾苦。杜甫一生坎坷,辗转多地,创作了大量反映民生疾苦和社会现实的诗篇,被誉为“诗圣”。## 早年经历 ### 出生与成长 -

公元712年

:杜甫出生于河南巩县一个世代书香门第。 -

幼年时期

:杜甫自幼聪慧好学,受家庭影响,对儒家经典有深厚兴趣,尤其喜爱诗歌创作。### 青少年求学 -

公元725年左右

:杜甫开始游历各地,增长见识。 -

公元730年

:赴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未中,但开阔了眼界。## 中年漂泊 ### 初入仕途 -

公元746年

:杜甫来到长安,希望得到朝廷重用。 -

公元751年

:因献《三大礼赋》受到玄宗赏识,被授予河西尉小官职,但因其不愿趋炎附势而辞职。### 安史之乱 -

公元755年

:爆发安史之乱,杜甫携家眷流亡至鄜州。 -

公元757年

:进入肃宗行在凤翔,授左拾遗,后因上疏营救房琯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。## 晚年漂泊 ### 西行之路 -

公元759年

:弃官西行,经秦州、同谷等地,生活困顿。 -

公元760年

:到达成都,在朋友帮助下建草堂定居。### 漂泊西南 -

公元765年

:离开成都,乘船沿长江东下,先后到过夔州、江陵等地。 -

公元770年

:病逝于湘江舟中,享年58岁。## 代表作品 ### 早期作品 - 《望岳》:表现青年时期的豪情壮志。 - 《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》:抒发怀才不遇的情感。### 中期作品 - 《春望》:反映战乱中的悲凉心境。 - 《北征》:记录个人漂泊经历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。### 晚期作品 - 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:展现贫病交加的生活状态。 - 《登高》: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。## 总结 杜甫的一生是充满艰辛和磨难的一生,但他始终坚守着对理想的追求和对人民的关怀。他的诗歌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,更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,成为研究唐代社会的重要资料。杜甫以其卓越的才华和高尚的人格魅力,赢得了后世的广泛敬仰。

杜甫年谱

简介 杜甫(712年-770年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与李白并称“李杜”。他的诗风沉郁顿挫,忧国忧民,深刻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朝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疾苦。杜甫一生坎坷,辗转多地,创作了大量反映民生疾苦和社会现实的诗篇,被誉为“诗圣”。

早年经历

出生与成长 - **公元712年**:杜甫出生于河南巩县一个世代书香门第。 - **幼年时期**:杜甫自幼聪慧好学,受家庭影响,对儒家经典有深厚兴趣,尤其喜爱诗歌创作。

青少年求学 - **公元725年左右**:杜甫开始游历各地,增长见识。 - **公元730年**:赴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未中,但开阔了眼界。

中年漂泊

初入仕途 - **公元746年**:杜甫来到长安,希望得到朝廷重用。 - **公元751年**:因献《三大礼赋》受到玄宗赏识,被授予河西尉小官职,但因其不愿趋炎附势而辞职。

安史之乱 - **公元755年**:爆发安史之乱,杜甫携家眷流亡至鄜州。 - **公元757年**:进入肃宗行在凤翔,授左拾遗,后因上疏营救房琯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。

晚年漂泊

西行之路 - **公元759年**:弃官西行,经秦州、同谷等地,生活困顿。 - **公元760年**:到达成都,在朋友帮助下建草堂定居。

漂泊西南 - **公元765年**:离开成都,乘船沿长江东下,先后到过夔州、江陵等地。 - **公元770年**:病逝于湘江舟中,享年58岁。

代表作品

早期作品 - 《望岳》:表现青年时期的豪情壮志。 - 《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》:抒发怀才不遇的情感。

中期作品 - 《春望》:反映战乱中的悲凉心境。 - 《北征》:记录个人漂泊经历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。

晚期作品 - 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:展现贫病交加的生活状态。 - 《登高》: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。

总结 杜甫的一生是充满艰辛和磨难的一生,但他始终坚守着对理想的追求和对人民的关怀。他的诗歌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,更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,成为研究唐代社会的重要资料。杜甫以其卓越的才华和高尚的人格魅力,赢得了后世的广泛敬仰。

Powered By Z-BlogPHP 1.7.3

备案号:蜀ICP备2023014384号-14